您的當(dāng)前位置: 典藏網(wǎng) > 收藏?zé)狳c > 金價大瀉不影響金銀幣收藏

金價大瀉不影響金銀幣收藏

作者:典藏網(wǎng) 發(fā)布于 2016-09-18 07:49:29 瀏覽 187 次

 

  就在國際貴金屬價格再次暴跌15%的當(dāng)口,上海泓盛2013春季文獻郵品錢幣拍賣會——新中國金銀幣專場收槌。該場共計382件拍品,成交254件,成交總額為460.8萬元,成交率為66.49%。而就在6個月前的泓盛2012秋拍“新中國金銀幣專場”中,429件拍品成交總額達1428萬元,成交率87.88%。

  作為錢幣拍賣的業(yè)界“巨頭”,上海泓盛的拍賣結(jié)果往往被視作風(fēng)向標(biāo)。此次,半年時間,成交率從87.88%到66.49%,又值國際市場貴金屬慘烈暴跌,習(xí)慣性用市場數(shù)據(jù)分析的人們突然感受到了涼颼颼。“搶金熱”沒有在拍場上演,卻似乎有了不升反跌的趨勢。

  然而,國際貴金屬價格與金銀幣收藏市場的走勢并非同步。從價格上來說,國際金價漲跌與黃金儲備量等因素有關(guān),而金銀幣中的金幣雖說也是“黃金”,但與“國際金價”中的這個“黃金”卻是兩個概念。當(dāng)然,原材料價格出現(xiàn)波動,金銀幣的價格或許會受到影響,但這種影響即便產(chǎn)生,也應(yīng)該是滯后的。并不是說這個月月底國際貴金屬價格出現(xiàn)暴跌,月底的金銀幣價格、成交率也明顯下滑。

  首先,金銀幣存在一個制造的過程。這個過程使金銀幣具備了藝術(shù)性、稀缺性和收藏性。相對于購買黃金而言,它更具抗風(fēng)險性。從這一點來看,國際貴金屬價格的暴跌也不會直接影響金銀幣的交易。

  如果你走進了拍場,把金銀幣的競拍僅僅當(dāng)做一種純粹的黃金投資,那么顯然你來錯了地方。真正的藏家很清楚舉牌的理由并不僅僅因為拍品的材質(zhì)是金的或者銀的。在拍賣行——這個金銀幣的二級市場,國際金價的走勢影響離它更遠。因為,拍場上的主力軍是藏家,他們做的是收藏,而不是投機。

  在這里,“老精稀幣”成交價格堅挺,一直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跌性”。其實,所謂的“老精稀”是藝術(shù)品市場的不二法則,適用于任何門類的拍品。就在上海泓盛66.49%成交率的那場拍賣中,一枚1983年30克中國珍奇動物大熊貓銀幣銅樣鍍金,以18萬元起拍,28.75萬元成交。而在另一場泓盛古幣拍賣中,一枚1932年鄂豫皖蘇維埃壹圓銀幣以1萬元起拍,最終11.5萬元成交。

  說到金銀幣,熊貓幣是繞不開的話題。在國際金價暴跌的時候,熊貓幣遭遇“熊市”,熊貓銀幣價格慘遭“腰斬”等利空消息不絕于耳。一時間,以熊貓幣為代表的金銀幣市場似乎在國際金價的影響下不堪一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在國際金價暴跌的同一時期,中國嘉德的拍臺上,一枚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熊貓紀(jì)念金幣以18.4萬成交;北京誠軒的一枚1982年熊貓紀(jì)念金幣以2.99萬成交,另一枚1998年的熊貓紀(jì)念金幣以2.415萬元成交。而所謂的熊貓幣遭遇“熊市”,主要指的是流通于金銀幣一級市場的2013版5枚全套熊貓金幣。而拍臺上的這些高價成交的熊貓幣再次明證了“老精稀幣”的抗跌性。

  當(dāng)然,在金銀幣的二級市場中,也存在投機者。其中相當(dāng)一部分人將金銀幣的收藏變成了饋贈禮品。隨著三公消費的限制,國際金價的暴跌,拍賣場上的金銀幣再也不是這些人眼中禮品上選。而每年的五六月份也并非送禮的旺季。因此,拍賣場上金銀幣成交率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而下滑。

  回首國際金價暴漲的那個時候——2010年,也被稱為中國藝術(shù)品市場的億元時代。無論是書畫,還是瓷雜,頻頻爆出天價。而那一年的金幣成交價中,僅華夏國拍的一枚2009年乙丑(牛)年1公斤紀(jì)念金幣以196萬的成交價擠進了目前為止的國內(nèi)金幣成交價前十位。所謂的國際金價暴漲也似乎與拍場上的金銀幣沒有多大關(guān)系。

  事實上,作為西方藝術(shù)品市場上的傳統(tǒng)門類,金銀幣的拍賣收藏在國內(nèi)尚屬小眾。2002年,被稱為“金幣中的蒙娜麗莎”的美國20元雙鷹金幣亮相紐約蘇富比,最終以760萬美元成交。雙鷹金幣的傳奇不可復(fù)制,但是就成交紀(jì)錄而言,中國金銀幣拍賣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