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典藏網 > 收藏熱點 > 翡翠作為紀念日禮物的文化意義

翡翠作為紀念日禮物的文化意義

作者:典藏網 發(fā)布于 2016-08-25 09:05:29 瀏覽 294 次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翡翠文化作為其中的一朵奇葩,在世間綻放了耀眼的光芒。深諳翡翠歷史文化的玉友常常將翡翠飾品當作最浪漫的紀念日禮物贈與佳人。而不少女性也許曾經收到過一個翡翠手鐲作為結婚紀念日禮物,那種喜悅自然是無法言喻的。如果在收到禮物的同時,能夠領會翡翠的悠久文化歷史,那么心中的歡喜就會更甚。

  中國人使用翡翠的歷史:中國不產翡翠,中國的翡翠公認是從緬甸輸入的。迄今的研究結果是:清朝初從緬甸輸入。

  清朝時,翡翠盛行。清代宮廷大量利用翡翠,如頂戴上、帽子上鑲的,朝珠、印章等實物。玉如意;盆景、樽、觀音等玉器。乾隆年間,翡翠飾物被大量使用,一對“穿珠梅花”盆景就用46粒翡翠。慈禧太后的殉葬物中有大量翡翠飾物,如降魔杖、佛、翡翠西瓜、白菜、桃等。

  新中國成立后,翡翠加工業(yè)發(fā)展更快,創(chuàng)作出許多佳作,如四大國寶:“群芳攬勝”、“四海歡騰”、“岱岳奇觀”、“含香聚瑞花熏”。

改革開放后,翡翠與其它寶石越來越多的走進普通人的生活。上品翡翠一直以來都是玉石市場的珍品,收到熱烈的追捧,被奉為最浪漫的紀念日禮物。

  東西方的審美,從對翡翠和鉆石的喜好上就可略見一斑。鉆石璀璨明亮,光彩四射。翡翠朦朧含蓄,靈韻非凡。自古以來,中國人從骨子里就尊崇著這種內斂之美。翡翠自明初被宮廷發(fā)現前,已經在云南及西南各省經流行了將近400年的時間,清以后,乾隆皇帝嗜玉如命,翡翠成為風靡上流社會的極品玉料,之后又在慈禧太后、宋慶齡的青睞下流芳百世。如今的頂級拍場上,翡翠仍然是專屬東方高端市場的“特色拍品”,珠寶拍賣三大中心——紐約、日內瓦、香港,唯有香港大數量拍賣這種神奇的石頭,并屢屢創(chuàng)出西方人難以想象的成交紀錄。

  翡翠精品如此熱銷,如果結婚紀念日比如金婚紀念日禮物是一份精美高雅的翡翠飾品,對女性而言絕對是一件令其心花怒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