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典藏網(wǎng) > 收藏熱點 > 民國金銀幣收藏大家——“撞桿先生”

民國金銀幣收藏大家——“撞桿先生”

作者:典藏網(wǎng) 發(fā)布于 2016-09-19 03:50:13 瀏覽 218 次

 

  秦子幃先生是民國時期收藏歷代金銀幣的大家之一,與蔣仲川先生齊名,是中國泉幣學社特別會員,《泉幣》 雜志曾多次刊出其藏品。

  綽號“撞桿先生”

  秦子幃(1902-1961)祖籍無錫,其父早年在蘇州山塘街上著名的“張祥豐”號蜜餞鋪經(jīng)商。1920年左右,秦子幃畢業(yè)于蘇州萃英中學。在這所教會中學里,他以讀書勤奮而聞名全校,多次在上學和回家路上,心里默背默誦英語單詞而一頭撞上電線桿,在學校得了個"撞桿先生"的綽號,可就是因為精通英語,畢業(yè)后去上海謀生,為法商鐵軌(譯音)看中,成為法商永興洋行買辦。永興洋行抗戰(zhàn)前在浦東陸家嘴河邊上,隔壁是英美煙草公司,大約在現(xiàn)在東方明珠塔附近,抗戰(zhàn)爆發(fā)后遷順昌路。秦子幃在滬發(fā)財后,有房有車,先前購得蘇州河畔四行倉庫旁的一幢花園洋房,雇用的司機阿林,之前曾為梅蘭芳先生開專車??箲?zhàn)期間,1938年,謝晉元團長率八百壯士守四行倉庫時,住宅被日軍炮火炸毀,不得已卜居環(huán)龍路(今南昌路)88弄7號。1940年前后又在蘇州購地置業(yè),在閶門外五涇浜34號置地10畝,建有面積400-500平方米的兩層西式洋房一幢,配以中式花園,園中鑿有三個池塘,其中二個魚池略小,一個荷花池較大,池塘周邊遍植桃、李、杏、枇杷等果樹,走進花園,一年四季皆有花果飄香,池塘之間迭出假山,玲瓏秀氣,風光旖旎,鄉(xiāng)人無不交口稱贊秦家花園。其時,民風淳樸,左鄰右舍的鄉(xiāng)親均可入內(nèi),不受阻攔。家務(wù)總管阿金,更是忠心耿耿,秦子幃見他年歲大了,早早為他備好一口上等棺材,讓他消除后顧之憂。在秦家花園旁秦又為弟弟子祥蓋了一幢房子,供其一家棲身。另外,在小日暉橋附近又購地10畝,因長年空閑,解放后歸公。

  民國時期的錢幣收藏

  秦子幃先生是民國時期收藏歷代金銀幣的大家之一,與蔣仲川先生齊名,是中國泉幣學社特別會員,《泉幣》雜志曾多次刊出其藏品??箲?zhàn)期間,他當起了寓公,致力收集中國近代鑄幣,而制作金銀幣拓片則由二房妻室完成,自己寫的文章,多未發(fā)表,一心想編書出版,所藏名品多由張綗伯先生考釋介紹,例如,《泉幣》第1期的:"光緒十年吉林銀餅全套六種",7期的"廣東省造一兩銀幣",13期的"安古柏金錢",19期的"福建官局銀元",20期的"四川缶寶銀幣",24期的"伍元滇字金"等等。

  1932年1月28日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前,平玉麟在大生公司地下倉庫制作假金銀幣,由于金銀機制幣均近代物品,斷代、識別較為困難。當時,買家有限,其制作數(shù)量也不多,十年內(nèi)陸續(xù)售出,至1941年初,因蘇州籍金銀幣大收藏家蔣仲川、秦子幃購進平的金銀幣數(shù)量最多,尤其"太平天國"假金幣,幣面圖案簡單,索價甚巨,秦子幃為人厚道,竟如數(shù)付給。此幣在委托張綗伯考釋、撰文時,經(jīng)仔細察看,發(fā)現(xiàn)破綻,事情敗露,當?shù)弥徸云接聍霑r,泉幣學社的主持者都驚呆了,一向平和待人的羅伯昭先生,氣憤地說:"出了害群之馬,這還了得!"同時,向評議員等骨干檢討自己失職,沒有管理好,請辭副社長之職,眾人苦苦相勸道:"小蟊賊除之即安!豈羅先生,您一人之過?是我等皆眼光遲鈍,未能發(fā)現(xiàn)!"泉幣學社發(fā)生了一場地震,群情激奮,……蔣、秦二人憤而告警,平玉麟立遭收監(jiān)。1941年11月《泉幣》第9期公告除名,平玉麟被開除出泉幣學社。

  解放后,秦子幃沒有參加工作,無奈于1954年8月將豪宅及十畝土地一并售于蘇州水產(chǎn)公司,得人民幣16000元,維持全家生計,又出資2000元與親戚共同購得石皮弄2號一幢舊洋房棲身。秦子幃一生有3次婚姻。結(jié)發(fā)妻子因難產(chǎn)母子身亡,讓他悲痛欲絕,繼在上海娶俞琴英為妻,生下一女。1927年,另在蘇州娶北橋人茅玉英為妻,生有子忠漢、忠豪、忠英3人及長女忠芬。

  兩個名字是同一個人

  有一趣事,不得不一提。那就是:秦子幃介紹秦念慈之謎,《泉幣》15期,即1942年11月1日出版的38頁上,"社員入社報告"(十二),秦念慈住蘇州閶門外五涇浜三十四號,秦子幃介紹。2012年,我在整理民國時期蘇州泉友時,悔恨在父親生前沒有詳細詢問秦念慈情況,猜想秦念慈或為秦子幃的親戚,但又不敢定論。拜訪秦忠芬后,才解開了這個謎團,原來,秦念慈是秦子幃的號,兩個名字是同一個人。秦子幃居上海時與俞氏生活,但是,常回蘇州與茅氏團聚,因為愛泉情深,無時無刻不將泉界動態(tài)牽掛在心,于是在滬以秦子幃的名義訂閱一份《泉幣》雜志,又以秦念慈名義在蘇州再訂一份,這種泉幣同好之間交流的內(nèi)部刊物,只有學社社員才能獲得,為此,秦子幃先生寧肯交納2份會費,訂閱2份刊物(秦為贊助會員,所繳納會費遠遠勝過兩個一般會員)做到無論在上海還是蘇州都能隨時隨地,信手翻閱。這件事除了說明秦子幃泉癖之深,同時也證明了,泉幣學社是個人數(shù)并不多的小圈子。

  1996年我為撰寫《袁世凱大面像銀樣當年情憶舊》一文時,秦子幃先生長子秦忠漢先生將其父生前使用的古書式青布金銀幣錢篋贈我作為紀念,誰料秦忠漢先生于1998年患胰腺癌去世,享年68歲,他一生坎坷,1957年反右派運動中曾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后來雖然獲得平反,可惜韶華已逝,年歲已大,以致終身未婚,奉待母親至孝至順。

  秦子幃先生所藏金銀幣,在解放后因收藏活動中斷,長期無人問津,迫于生活只能忍痛將抗戰(zhàn)時期泉幣收藏熱潮中一些以數(shù)倍金價買來的金幣賣給了銀行。而長期以來(1982年前),一個銀元只值一元人民幣,當然,舍不得賣以銀價出售,因為稀見銀幣在過去往往是幣值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上百倍購入的。幸好,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后期,昔日泉友,解放前夕移居香港的張璜先生(1980年前為香港錢幣研究會會長)多次來訪,遂均為其所得。如今,拍賣會上所見珍品有不少均為秦氏早年藏品。

  秦子幃先生,曾收藏各類中國金銀鑄幣600余枚,1941年時,以中英文著《中國近代貨幣集拓》一書,由12分冊拓片組成,分類如下:金幣類、光緒銀幣類、廣東省造銀幣、吉林省造銀幣、江南省造銀幣、福建省造銀幣、安徽省造銀幣、山東省造銀幣、浙江省造銀幣、新疆省造銀幣、西藏銀幣、孫總理銀幣,全書用宣紙精印,印量五十冊,用于饋贈至交的泉友。原來我家也有一套,可惜自焚于“文革”期間。2006年嘉德秋拍時,這部集拓竟拍出55000元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