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典藏網 > 第三套人民幣知識 > 第三套人民幣出現(xiàn)波動跡象

第三套人民幣出現(xiàn)波動跡象

作者:典藏網 發(fā)布于 2013-06-30 06:15:10 瀏覽 680 次
  當今的集幣市場可謂“火爆,第三套人民幣一角券資訊的兩個版別“棗紅、“背綠更是被譽為珍稀幣而倍受追捧。在不少人關注其價位不斷攀升之時,我們還應知曉它們的歷史沉浮。
  
  動蕩的國際關系、艱難的國內經濟決定了“棗紅的生命周期
  
  “棗紅是第三套人民幣最早投入生產的,正面主景反映了“干部下放勞動鍛煉,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的專家葛維墨設計,著名鋼版雕刻大師吳彭越雕刻。工藝技術是雙面凹版印刷,使用的是進口蘇聯(lián)的“小五星水印鈔票紙。它于1962年4月率先發(fā)行。
  
  其實,在“棗紅一角券發(fā)行之前,中國人民銀行就已著手研究其停印和改版的問題了。主要原因有四:落實周恩來總理的重要指示。周總理早在1959年2月就提出:干部下放勞動鍛煉(已然上報的一角券上的主圖景)是國家較大的改革,但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也很重要,建議將這兩個內容結合起來放在一角券上,因為一角券青年學生經常接觸,對他們有教育意義;貫徹中央“增產節(jié)約的方針。1961年黨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針,對戰(zhàn)勝國民經濟嚴重困難采取了重大決策。中國人民銀行于當年10月向中央請示縮小人民幣票面尺寸以節(jié)約原材料的問題,得到周總理的同意。11月,人民銀行行長曹菊如提出再縮小角幣尺寸,使得主(元)輔(角)幣之間的距離更為明顯,因輔幣印量較大,所以經濟效益會更大,輔幣的印刷方式可以考慮做到簡化。為此1962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呈文給國務院,提出為進一步貫徹“增產節(jié)約的方針,將三種輔幣(5角、2角、1角)的尺寸再加縮小。請示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迫于原材料的匱乏。“棗紅的生產的時間是1960年到1962年,正值中蘇兩黨關系緊張的時候。1960年7月蘇聯(lián)政府決定立即召回在華工作的全部蘇聯(lián)專家,廢除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各項協(xié)議。當時從蘇聯(lián)進口的鈔票紙已經所剩不多,作為小票面的一角券不可能再繼續(xù)使用;解決印制工藝復雜、效率低下的問題。“棗紅的印制工藝是兩面凹版印刷,工藝相對復雜,生產效率不高,產量與貨幣發(fā)行需求尚有距離。在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呈文國務院的請示中,也提出簡化印刷技術的問題一并得到批準。“棗紅隨即停止了印刷。
 
  復雜的流通環(huán)境、敏感的時代背景讓“背綠過早退市
  
  “背綠是在自力更生、厲行節(jié)約的旗幟下誕生。生產新版一角幣換紙是必然的。此前,國家已在河北省保定市籌建鈔票紙廠,鈔票紙的研制被列為“國家十年規(guī)劃重點項目,前后五年,歷盡艱辛。1960年,第一張無水印鈔票紙試制成功,解決了新一角券生產的“無米之炊。
 
  根據(jù)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建議,中國人民銀行于1959年6月6日將修改后的一角券及其他角券、元券設計稿一并上報中央并獲得同意。1963年,新版一角券開始生產。票面主景由中央美術學院專家侯一民設計,仍舊由吳彭越大師雕刻。除票面主景、圖案裝飾發(fā)生很大改變外,民族文字也由正面移至背面,冠字號碼由背面移至正面,票幅尺寸由112毫米x52毫米縮小為105毫米x50毫米,主色調由紅棕色(俗稱“棗紅)改為淺棕色,背面為深綠色、棕色,“背綠由此得名。印制工藝是正面為凹版印刷、背面為膠版印刷,生產效率得以提高。改版后的一角券于1966年1月開始發(fā)行。
 
  “背綠在流通中遇到了麻煩。此前,新二角券已于1964年4月發(fā)行面世。由于新二角券正、背面的主色調均為綠色,背面漢語拼音行名、國徽、民族文字的位置與新一角券相同,面額數(shù)字周圍的圖案極其相似,因此在一角券“背綠和新二角券混合流通中,部分群眾反映二者的顏色近似,不易分辨,有的地方還曾為此引起過糾紛。加上第二套人民幣的一角、二角券還在流通,市場上票面多且亂,人民群眾反映較大。中國人民銀行黨組對此十分重視,幾次討論并制定多項措施,其中就有:適當收回一部分新二角券,以緩和新一、二角券同時在市場上流通而產生的矛盾;立即著手改變新一角券背面的顏色。央行的印制管理局及時修改了一角券,人民銀行將票樣報國務院財辦,李先念副總理批示同意,并要求“立即準備,必須辦好。
 
  “背綠停止了生產。印鈔廠轉入了第三個一角券的生產。新一角券正、背面主景、花團、裝飾、文字均未發(fā)生變化,只是背面的顏色由深綠色改為棕色,印制工藝改為正、背面膠版印刷,生產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該券于1967年12月發(fā)行,一直流通到八十年代末期。
 
  中國人民銀行從1967年12月開始對“背綠一角券只收不付,從1971年11月開始對“棗紅色一角券只收不付。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印制數(shù)量較小、銀行較早地限制“棗紅、“背綠的流通,卻成就了它們今日的“尊貴,成為集幣市場上的珍稀幣種。致使有些人聽到“棗紅、“背綠就會豎起耳朵,就會兩眼放光。
  
  其實,一張新幣的誕生,一張新幣的壽命,只是歷史機緣而已。關注“棗紅、“背綠不僅僅要看不斷攀升的市場價格,更應當看到它們身上折射出的歷史風云、經濟發(fā)展與時代變遷。關注貨幣,研究貨幣文化并從中得到啟示,這也是不應忽視的層面。
第三套人民幣出現(xiàn)波動跡象
更多資訊點擊:
http://bluestarfish.cn/plus/list.php?tid=4


推薦使用以下訪問本站:             
優(yōu)秀網站推薦:免疫奶粉 賜多利奶粉 早教機 乳元 冬蟲夏草 在線藝術簽名 名字藏頭詩